据大多数现有文献记载,富川市的历史可追溯至高句丽时期。包括现在的富川在内的富平区这一传统地区,曾以高句丽主夫吐的名字记录于各种史书中,其中包括《三国时期编年史).
在统一新罗时期,被改名为长堤郡,当高丽王朝于940年(太祖23年)将行政区改为州、府、郡和县时,富川的名字似乎已经从长堤郡改为了树州。1150年(毅宗4年),富川的名字从树州改为 安南都护府,并升级为邑.
在高丽时期,富川的名字不断变化,其行政区的地位也一再上下变动。1215年(高宗2年),其名称由安南都护府改为桂阳都护府。1308年(忠烈王34年),升级为吉州牧,但于1310年(忠宣王2年)再次被降级为富平府.
自1883年开放港口以来,许多外国人和贸易商品通过仁川港进入该地区后前往首尔,位于中间地带的富川市也因此而发生了改变。特别是,当连接济物浦和鹭梁津 的京仁铁路于1899年开通时,素砂站(现在的富川站)也随之建立,奠定了现代富川的基础。素砂站的建立是为了收集广阔的金浦平原的农产品,并通过仁川港出口到日本。
据推测,素砂站是一座木质建筑,并且在开放使用时空间非常狭窄.
随着素砂站的建立,附近村庄的居民搬到了车站地区,为往来乘客设立招待所和餐厅,并在圣柱山西边的山脚下形成了以街道和村庄的形式聚集的定居点。随后,当日本人约于1908年建成桃园时,需要劳动力进行耕种,附近的许多居民便搬到了该地区,村庄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.
在合并Koring之后,日本于1914年同时废除了其特许权并实施了县制,通过整合日本特许区和Daso面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仁川县,并通过整合Daso面的其余地区和富平郡重组富川郡县。此时,首次出现了富川这个名字.
新建的富川郡有15个面邑的下级行政区域)和160个里(面的下级行政区域),包括富平郡和仁川县的部分地区、属于江华郡和南阳郡大邱面的部分岛屿、属于永兴面的部分岛屿.
富川郡县办事处位于文鹤面的板桥里,此地也是当时仁川县办事处所在地。素砂站区域属于桂南面,1931年更名为素砂面,1941年升级为素砂邑。在当时的15个面中,桂南面、梧亭面和苏莱面属于现在的富川市地区.
20世纪60年代初,随着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,韩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,首尔和釜山等大都市的人口迅速增长。因此,1973年对行政区进行了大规模重组。
特别是,针对管辖权进行了调整,主要是为了促进大都市区的合理开发、抑制人口集中化、防止城市地区无序扩张。此时,富川郡被废除,素砂邑升格为富川市.
中洞区于20世纪90年代大力开展住宅用地开发项目,成为大都市区新城市发展的助推力,富川市从而迅速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。中洞区住宅用地开发项目的目的在于现政府200万套住房建设规划、有效利用土地资源、重组城市结构,并通过大规模住房用地开发和住房供应,消除社会上关于住房不足的舆论.
这是一个大型项目,占地面积约165万坪,覆盖了富川市春衣洞、三井洞、深谷3洞、上洞、中洞和松内洞共6个洞。最初计划通过该项目向富川市引入17万人口。然而,上述6个洞的人口于1995年左右达到约26万人,占当时富川市总人口的30%以上